長期臥床的老人更容易產生褥瘡,因為他們的身體某些部位,例如後頸部、腰椎、足踝,在平躺時容易形成凹洞,無法完全貼合床面,導致這些部位長期受壓。如果老人缺乏翻身能力,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會變差,容易造成皮膚損傷,進而引發褥瘡。因此,照護者應定期幫老人翻身,並在這些部位下方放置軟墊或小枕頭,以減輕壓力,避免褥瘡發生。
認識褥瘡的形成原因
臥床老人一直睡,看似安穩,卻潛藏著褥瘡的風險。褥瘡,又稱壓瘡,是因長時間壓迫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進而形成傷口。而臥床老人因行動不便,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容易在特定部位產生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引發褥瘡。
想像一下,就像一塊海綿長時間被重物壓住,水分會被擠壓出來,久而久之,海綿就會乾枯變硬。同樣的道理,臥床老人的身體長時間受到床面的壓迫,血液循環就會受到阻礙,造成局部組織缺氧,最終導致組織壞死,形成褥瘡。
哪些部位最容易產生褥瘡?
臥床老人最容易產生褥瘡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後頸部、腰椎(近尾底骨)、足踝等部位。這些部位因骨骼突出、肌肉較少,且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容易形成凹洞,無法完全服貼於床面,導致血液循環不佳,進而產生褥瘡。
為什麼臥床老人更容易產生褥瘡?
除了長時間臥床造成壓迫外,臥床老人更容易產生褥瘡的原因還包括:
- 活動力降低:臥床老人因行動不便,活動量減少,導致血液循環不佳,更容易產生褥瘡。
- 營養不良:臥床老人可能因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等原因,導致營養不良,降低身體抵抗力,更容易產生褥瘡。
- 皮膚感覺遲鈍:臥床老人因長期臥床,皮膚感覺遲鈍,不容易察覺壓迫感,導致褥瘡形成時不易被發現。
-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會增加臥床老人產生褥瘡的風險。
因此,對於臥床老人,預防褥瘡的措施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何預防臥床老人的肢體攣縮?
其中令兒女最感困擾的是如何預防臥床老人的肢體攣縮,以下分別以精彩的圖說來示範臥床中的運動,有助於子女在照顧臥床老人時輕鬆上手。 攣縮是指身體長期不動引起的肌肉和關節的僵直。 如果發生攣縮,不只是於長者,對照護者也是很頭疼的事。 為了預防攣縮,每天都要努力讓肢體、關節動動。 即使是臥床不起的長者,也最好坐起來運動。 與其臥床使僵直的肢體勉強運動,不如讓長者坐起來。 只要坐起來,就比躺著好,有許多肌肉、關節就會活動起來,運動的效果也好很多。
以下列舉一些簡單易行的臥床運動,幫助您預防長者肢體攣縮,並維持其身體機能:
- 手部運動:
- 腳部運動:
- 身體運動:
- 藥物副作用:許多藥物,例如安眠藥、鎮靜劑、抗組織胺藥等,都有可能造成嗜睡的副作用。如果老人家服用多種藥物,更要留意是否因藥物交互作用而導致嗜睡。
- 疾病:有些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等,也會造成嗜睡。如果老人家有其他身體不適,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 睡眠障礙:老人家可能因睡眠障礙,例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導致白天嗜睡。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老人家夜間睡眠品質不佳,白天容易疲倦、嗜睡。
- 營養不良:老人家若營養不良,例如缺乏鐵質、維生素B12等,也可能造成嗜睡。建議老人家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
- 生活習慣:老人家如果缺乏運動、白天長時間臥床休息、睡前喝太多咖啡或茶等,也可能造成嗜睡。
- 調整作息時間:老人家應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避免白天過度休息。
- 改善睡眠環境:老人家睡覺時應保持房間安靜、黑暗、涼爽,並避免使用電子產品。睡前可以泡個熱水澡或喝杯溫牛奶,幫助放鬆身心。
- 控制白天小睡時間:老人家白天可以小睡片刻,但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影響晚上睡眠。
- 鼓勵適度運動:老人家適度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嗜睡的發生。
- 避免過量咖啡或茶:咖啡或茶含有咖啡因,會刺激神經,影響睡眠品質,應避免過量攝取。
- 調整作息時間:老人家應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避免白天過度休息。
- 改善睡眠環境:老人家睡覺時應保持房間安靜、黑暗、涼爽,並避免使用電子產品。睡前可以泡個熱水澡或喝杯溫牛奶,幫助放鬆身心。
- 控制白天小睡時間:老人家白天可以小睡片刻,但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影響晚上睡眠。
- 鼓勵適度運動:老人家適度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嗜睡的發生。
- 避免過量咖啡或茶:咖啡或茶含有咖啡因,會刺激神經,影響睡眠品質,應避免過量攝取。
- 肢體無力或麻痺: 一側肢體突然感到無力或麻痺,例如手舉不起來、腳抬不起來。
- 臉部歪斜: 一側臉部突然變得歪斜,例如嘴巴歪一邊、眼睛閉不起來。
- 說話不清: 突然說話不清楚,例如口齒不清、語無倫次。
- 視力模糊: 一隻眼睛突然視力模糊,甚至失明。
- 頭暈: 突然感到頭暈目眩,甚至失去平衡。
- 走路不穩: 突然走路不穩,例如跌倒、步伐不穩。
- 意識不清: 突然感到意識不清,例如昏迷、神志不清。
- 突然劇烈頭痛: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而且沒有明顯原因。
- 吞嚥困難: 突然吞嚥困難,例如食物卡在喉嚨。
- 其他異常: 突然出現其他異常症狀,例如視力或聽力突然下降、感覺異常等。
- 肌肉萎縮:由於缺乏活動,肌肉會逐漸萎縮,導致行動不便,甚至出現跌倒的風險。
- 骨質疏鬆:長期臥床會減少骨骼負重,導致骨質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風險。
- 肺部感染:臥床老人容易呼吸道分泌物積聚,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
- 便秘:臥床老人腸胃蠕動減慢,容易發生便秘。
- 心理問題:長期臥床會影響老人的心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
- 時間:建議每2小時翻身一次,若老人有活動能力,可以延長翻身時間。
- 老人反應:觀察老人是否有抱怨身體不舒服,例如腰部疼痛、腳麻等,這些都是需要翻身的警訊。
- 皮膚狀況:觀察老人皮膚是否有泛紅、腫脹、發熱等現象,這些可能是褥瘡的初期徵兆,需要立即翻身。
- 確保老人安全:在翻身前,先確認老人是否已經固定在床上,避免老人在翻身過程中滑落或跌倒。
- 使用輔助工具:可以利用滑板或床單等輔助工具,幫助您更容易地翻身老人,減少自身負擔。
- 避免過度施力:翻身時,請勿過度施力,避免造成老人疼痛或受傷。
- 觀察老人反應:在翻身過程中,請注意觀察老人的反應,如果老人感到不舒服,請立即停止翻身。
1. 手指伸展運動:將老人的手握住,輕輕地將手指一個個伸直,然後再彎曲,重複數次。
2. 手腕旋轉運動:將老人的手握住,輕輕地將手腕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重複數次。
3. 手臂伸展運動:將老人的手臂舉起,輕輕地將手臂伸直,然後再彎曲,重複數次。
1. 腳趾伸展運動:將老人的腳握住,輕輕地將腳趾一個個伸直,然後再彎曲,重複數次。
2. 腳踝旋轉運動:將老人的腳握住,輕輕地將腳踝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重複數次。
3. 抬腿運動:將老人的腿抬高,輕輕地將腿伸直,然後再放下,重複數次。
1. 翻身運動:將老人翻身,讓其身體左右側臥,重複數次。
2. 抬頭運動:讓老人仰臥,輕輕地將頭部抬高,然後再放下,重複數次。
3. 屈膝運動:讓老人仰臥,輕輕地將膝蓋彎曲,然後再伸直,重複數次。
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臥床運動範例,您可以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和耐受程度,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此外,在進行運動時,請注意觀察老人的反應,如果出現疼痛或不適,請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協助。
老人家一直打瞌睡怎麼辦?
老人家一直打瞌睡怎麼辦? 其實老人家打盹、打瞌睡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無須刻意禁止,但是當打盹、瞌睡變成「嗜睡」就要趕快禁止囉! 所謂「嗜睡」,是指老人家坐在沙發上一下子就睡著了叫不醒,白天這樣醒醒睡睡,等到晚上該上床睡覺時,不是睡不著失眠,就是睡一下下就醒來。 這種狀況會讓意外發生率變高,因為寤寐之間迷迷糊糊地容易從床上摔下來、撞到東西摔跤,或是暈倒。
造成老人家嗜睡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當老人家出現嗜睡的症狀時,照護者應盡快找出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如果老人家有服用藥物,應諮詢醫師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劑量或種類。如果懷疑老人家罹患疾病,應盡快就醫檢查。此外,照護者也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改善老人家嗜睡的狀況:
如果老人家嗜睡的狀況持續惡化,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照護者應密切觀察老人家,並提供必要的協助,以確保老人家安全,提升生活品質。
原因 | 說明 | 解決方案 |
---|---|---|
藥物副作用 | 許多藥物,例如安眠藥、鎮靜劑、抗組織胺藥等,都有可能造成嗜睡的副作用。如果老人家服用多種藥物,更要留意是否因藥物交互作用而導致嗜睡。 | 諮詢醫師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劑量或種類。 |
疾病 | 有些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等,也會造成嗜睡。如果老人家有其他身體不適,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 盡快就醫檢查。 |
睡眠障礙 | 老人家可能因睡眠障礙,例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導致白天嗜睡。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老人家夜間睡眠品質不佳,白天容易疲倦、嗜睡。 | 盡快就醫檢查。 |
營養不良 | 老人家若營養不良,例如缺乏鐵質、維生素B12等,也可能造成嗜睡。建議老人家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 |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 |
生活習慣 | 老人家如果缺乏運動、白天長時間臥床休息、睡前喝太多咖啡或茶等,也可能造成嗜睡。 |
|
其他 | 如果老人家嗜睡的狀況持續惡化,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照護者應密切觀察老人家,並提供必要的協助,以確保老人家安全,提升生活品質。 | 盡快就醫檢查。 |
老人家嗜睡正常嗎? 老人家嗜睡並不正常!
老人家嗜睡,真的正常嗎? 其實,老人家嗜睡並不一定代表只是年紀大了,睡覺時間變長,這背後可能隱藏著許多健康問題,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小中風」。 小中風通常因沒有明顯症狀,難以被發現。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腦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如果血管阻塞區不在運動區或語言區,通常可能沒有症狀。 但如果在電腦斷層上看得到血管阻塞痕跡,表示曾經中風過,即便本人感覺沒有症狀。 仍要視為中風高危險群。
本文提供十個小中風徵兆提以利名眾注意健康、盡早就醫。 讀者潘小姐的父親,最近做了高階的健康檢查,醫師說從他腦部電腦斷層中發現有幾處看起來曾經有阻塞過的痕跡,顯示曾經發生過「小中風」。 不過潘爸爸表示,不記得自己曾經有過半身麻痺等中風的症狀? 只記得……好像這一兩年中,曾經有幾次感覺特別累。
小中風的症狀通常很輕微,而且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但小中風其實是中風的前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中風。 因此,即使您沒有明顯的症狀,也要注意以下十個小中風的徵兆: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請立即就醫。 及早發現並治療小中風,可以有效降低中風的風險,守護您的健康。
多人輪班照顧,讓照護更輕鬆
照顧長期臥床的病人真的是一個勞心又勞力的事情,但只要能努力協助病人不要整天躺床不動,不管是翻身、肢體運動、坐起、下床,都可以幫助病人,避免進一步的退化。 因此會建議家屬可以採用多人輪班照顧的方式來照顧臥床的病人,像是可以請長照2.0的居家照顧與專業照顧,搭配自費的專業看護,剩餘的時間再由自己家人照顧的方式,就可以讓病人的照顧品質大幅提升,照顧者也有喘息的機會,避免過度勞累,自己就先垮了。
長照2.0的居家照顧服務,提供專業的居家護理師、照護員、社工等,可以協助病人進行日常照護、復健、沐浴、更衣等,減輕家屬的照護壓力。專業照顧服務則可以提供更專業的醫療照護,例如傷口照護、管路照護、藥物管理等,確保病人的醫療安全。自費的專業看護則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照顧,包括生活照護、醫療照護、心理支持等,讓家屬可以更安心地將病人交給專業人士照顧。
多人輪班照顧的好處在於,可以讓每個照顧者都有休息的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同時,也可以讓不同的人員提供不同的照護服務,例如家人負責陪伴聊天,專業人員負責醫療照護,可以更有效率地照顧病人。此外,多人輪班照顧也可以讓家屬有更多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例如工作、生活等,避免因為照顧病人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
當然,多人輪班照顧也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家屬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適合的照護方案。如果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可以考慮申請長照2.0的補助,減輕照護成本。此外,也可以尋求親朋好友的協助,共同分擔照護責任。最重要的是,家屬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克服困難,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護。
臥床老人一直睡結論
臥床老人一直睡看似安穩,其實潛藏著許多風險,其中褥瘡就是一個需要高度注意的議題。透過定期翻身、使用軟墊、保持床鋪乾燥清潔、加強營養等方式,可以有效預防褥瘡的發生。除了褥瘡外,臥床老人也容易出現肢體攣縮、嗜睡、甚至小中風等問題。
因此,照顧臥床老人需要全面的照護方案,除了提供日常照護、醫療照護外,更重要的是要定期觀察老人身體狀況,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多人輪班照顧可以有效減輕家屬負擔,提升老人照護品質。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預防臥床老人褥瘡,並提供一些實用的照護技巧。請記住,照護臥床老人需要耐心和細心,只要您用心付出,就能讓老人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臥床老人一直睡 常見問題快速FAQ
臥床老人一直睡會造成哪些問題?
除了容易產生褥瘡以外,長期臥床的老人也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因此,除了預防褥瘡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幫助老人維持健康。
如何判斷臥床老人是否需要翻身?
以下幾個指標可以幫助您判斷臥床老人是否需要翻身:
如果您不確定是否需要翻身,請諮詢專業的護理人員或醫生。
臥床老人翻身時需要注意什麼?
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可以幫助您安全地幫老人翻身:
如果您對於翻身技巧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的護理人員或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