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會好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肌少症,但透過積極的營養補充和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甚至逆轉肌少症。研究證實,增加阻力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肌肉量,改善肌少症狀況。因此,即使您已出現肌少症症狀,也不要放棄,透過飲食調整和規律運動,您依然可以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
可以參考 長照2.0居家陪伴服務內容指南:減輕家庭照顧者壓力,提升失能者生活品質
罹患肌少症如何改善?
肌少症是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指的是肌肉量和力量逐漸流失,造成身體機能下降,影響日常生活。肌少症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更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導致失能、住院,甚至死亡。然而,許多人對於肌少症的改善方式感到困惑,認為一旦罹患肌少症就無藥可救。事實上,目前並無特別有效的藥物用來治療肌少症,但透過積極的營養補充和運動訓練,是可以有效改善甚至逆轉肌少症的。
根據研究證實,增加阻力訓練可以有效逆轉肌少症。阻力訓練是指利用自身的體重或外在重量,對肌肉施加阻力,例如舉重、伏地挺身、深蹲等。阻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改善肌少症的症狀。除了阻力訓練,適當的營養補充也是改善肌少症的關鍵。尤其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蛋白質是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必需營養素。建議長者每天攝取至少1.2公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並均衡攝取其他營養素,例如維生素D、鈣質等,以維持骨骼健康,降低跌倒的風險。
此外,除了積極的營養補充和運動訓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和改善肌少症的重要因素。例如,避免久坐不動,多活動身體,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以及控制體重等。透過這些努力,可以有效改善肌肉健康,降低罹患肌少症的風險,提升生活品質,享受健康、充實的晚年生活。
如何改善肌少症?
想要改善肌少症,除了運動外,充足的營養是主要關鍵。 年長者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更是最需要補充營養的族群。 然而老人家牙口差、吃的少,因此常常無法達到均衡的營養,建議您透過營養師的協助,改善肌少症的營養狀況。
以下列舉一些改善肌少症的營養補充建議:
- 蛋白質:蛋白質是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必要元素,建議每天攝取1.2-1.5公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肉、豆腐、牛奶、乳酪等。
- 維生素D: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並有助於肌肉生長。建議每天補充400-800IU的維生素D,可透過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營養品獲得。
-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輕發炎反應,並促進肌肉生長。建議每天攝取1公克的Omega-3脂肪酸,可透過鮭魚、鯖魚、秋刀魚等深海魚類獲得。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有助於維持肌肉的能量供應。建議選擇全穀類、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
除了補充營養,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 少量多餐:年長者食量較少,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太多造成消化負擔。
- 選擇易消化食物:選擇易消化、軟質的食物,例如蒸魚、煮蛋、軟豆腐等,避免過硬或過油的食物。
- 避免加工食品: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高糖、高鹽、高脂肪,不利於健康,建議減少攝取。
- 多喝水:水分充足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建議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的水。
改善肌少症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建議您諮詢營養師,制定適合您的營養計畫,並配合規律的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改善效果。
肌少症可以運動嗎? 搭配1招還能增加血管彈性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跌倒的禍首! 禾馨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陳映庄表示,權威期刊指出,長輩預防肌少症應進行「低強度」阻力運動,並在阻力運動後搭配有氧運動來增加血管彈性;若阻力運動強度過高,小心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那麼,肌少症患者到底可以做哪些運動呢?以下提供幾個適合肌少症患者的運動建議:
低強度阻力運動:
舉重: 使用輕重量的啞鈴或水瓶進行舉重,例如舉起啞鈴或水瓶至肩膀高度,或將啞鈴或水瓶舉起至胸前。
彈力帶訓練: 使用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例如將彈力帶綁在門把上,然後進行拉伸運動。
體重訓練: 利用自身的體重進行訓練,例如伏地挺身、深蹲、仰臥起坐等。
有氧運動:
快走: 快走是適合所有年齡層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並增加血管彈性。
游泳: 游泳是全身性的運動,可以鍛鍊肌肉,並減輕關節負擔。
騎腳踏車: 騎腳踏車可以鍛鍊腿部肌肉,並改善心肺功能。
在進行運動之前,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了解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種類。此外,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循序漸進: 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做過量的運動,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定期運動: 應定期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注意安全: 運動時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受傷。
保持水分: 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除了運動之外,也要注意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才能幫助肌肉生長和修復。
小提醒: 進行運動前,請務必諮詢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了解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種類,並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受傷。
運動類型 | 建議 | 注意事項 |
---|---|---|
低強度阻力運動 | 舉重:使用輕重量的啞鈴或水瓶進行舉重。 | 循序漸進,避免過度運動。 |
彈力帶訓練:使用彈力帶進行阻力訓練。 | ||
體重訓練:利用自身的體重進行訓練,例如伏地挺身、深蹲、仰臥起坐等。 | ||
有氧運動 | 快走:適合所有年齡層,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彈性。 | 定期運動,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
游泳:全身性運動,鍛鍊肌肉,減輕關節負擔。 | ||
騎腳踏車:鍛鍊腿部肌肉,改善心肺功能。 | ||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受傷。運動前、中、後要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 ||
除了運動,也要注意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幫助肌肉生長和修復。 |
肌少症指引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我們對肌少症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也發展出更精確的評估標準。2010 年,歐洲老年肌少症工作小組 (EWGSOP),發表了第一版肌少症指引,為診斷肌少症提供了統一的標準。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第一版指引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只單純以肌肉量來判斷肌少症,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個體的肌力與功能。因此,2018 年初,此工作小組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2, EWGSOP2) 根據過去的研究,再次更新了指引,更全面地考量肌力、行走速度、身體活動量等因素,為我們提供更精準的評估工具。
根據 EWGSOP2 指引,肌少症的診斷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 肌肉量減少:透過身體組成分析或影像學檢查,確認肌肉量低於標準值。
- 肌力下降:透過握力測試或其他肌力評估方法,確認肌力低於標準值。
- 身體功能下降:透過步行速度測試或其他功能評估方法,確認身體功能低於標準值。
值得注意的是,EWGSOP2 指引並非單純以肌肉量來判斷肌少症,而是將肌肉量、肌力、身體功能三者結合起來,更全面地評估個體的肌肉健康狀況。這也意味著,即使肌肉量沒有明顯下降,但肌力或身體功能下降,也可能被診斷為肌少症。因此,建議長者定期進行肌力測試、步行速度測試等評估,以便及早發現肌少症,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肌力是維持身體功能的重要指標,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但並非不可逆轉。出生後開始長大,肌肉質量增加,肌力也會隨著提升 ; 到了 20~30 歲,肌肉質量跟肌力,都會達到巔峰,接著隨著年齡逐步下滑。然而,透過適當的營養攝取和運動訓練,我們可以延緩肌肉流失的速度,甚至逆轉肌少症的發展。下一段,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營養與運動,來改善肌少症,讓您重拾活力,享受健康生活。
你有肌少症嗎?看3個部位、5個症狀就知道
隨著年齡增長,身上的肌肉也跟著流失,嚴重時會形成肌少症。不過肌少症不再是銀髮族的專利,年輕族群因為飲食習慣不佳、缺乏運動,造成肌少症提早報到。想要知道自己是否罹患肌少症,可以透過觀察3個部位和5個症狀,進行初步自我評估:
觀察3個部位:
- 手臂:雙手自然垂下,觀察手臂上臂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 大腿:觀察大腿前側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 小腿:觀察小腿肚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觀察5個症狀:
- 容易跌倒:平衡感下降,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 爬樓梯吃力:爬樓梯時容易喘不過氣,需要停下來休息。
- 起身困難: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時,需要扶著東西才能站起來。
- 走路速度變慢:走路速度明顯變慢,無法像以前一樣快走。
- 體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體力明顯下降,做家事或運動都感到吃力。
如果以上3個部位和5個症狀中,你符合其中2項以上,就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行更詳細的檢查。早期的肌少症是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運動和營養補充來改善,千萬不要輕忽!
肌少症會好嗎結論
肌少症會好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肌少症,但透過積極的營養補充和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甚至逆轉肌少症。研究證實,增加阻力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肌肉量,改善肌少症狀況。因此,即使您已出現肌少症症狀,也不要放棄,透過飲食調整和規律運動,您依然可以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
相信您已經了解了肌少症的成因、症狀和改善方法。關鍵在於,您是否願意採取行動,為自己的肌肉健康努力!無論您是否已出現肌少症症狀,都建議您從現在開始,重視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並定期進行肌肉量和肌力評估,預防肌少症,維持健康活力,享受精彩人生!
肌少症會好嗎 常見問題快速FAQ
我已經被診斷出肌少症了,還有救嗎?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肌少症,但透過積極的營養補充和運動訓練,可以有效改善甚至逆轉肌少症。研究證實,增加阻力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肌肉量,改善肌少症狀況。因此,即使您已出現肌少症症狀,也不要放棄,透過飲食調整和規律運動,您依然可以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
我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呢?
可以透過觀察3個部位和5個症狀,進行初步自我評估:
觀察3個部位:
- 手臂:雙手自然垂下,觀察手臂上臂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 大腿:觀察大腿前側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 小腿:觀察小腿肚的肌肉是否明顯萎縮,看起來較為細瘦。
觀察5個症狀:
- 容易跌倒:平衡感下降,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 爬樓梯吃力:爬樓梯時容易喘不過氣,需要停下來休息。
- 起身困難: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時,需要扶著東西才能站起來。
- 走路速度變慢:走路速度明顯變慢,無法像以前一樣快走。
- 體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體力明顯下降,做家事或運動都感到吃力。
如果以上3個部位和5個症狀中,你符合其中2項以上,就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肌少症的改善需要多久時間?
改善肌少症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並非一蹴可幾。建議您諮詢營養師,制定適合您的營養計畫,並配合規律的運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改善效果。一般來說,需要持續數週或數月的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改善。但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恆地執行營養和運動計畫,您一定能重拾活力,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