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需要陪伴!與高齡父母溝通的秘訣與陪伴攻略

隨著年紀增長,父母面臨著許多人生的失落,最需要的就是陪伴與心理支持。 陪伴高齡父母,不僅是陪伴他們度過漫漫長日,更能成為他們情感的支柱,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愛。 父母越老越難溝通,別氣也別爭道理,要理解他們的失落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並用耐心和愛去陪伴他們。 組成「娛親團」邀請朋友一同陪伴,不僅能減輕你的壓力,也能讓父母感受到更多溫暖和關懷。

可以參考 雙腳無力看哪科?神經內科醫師幫你找出原因

父母年紀大需要陪伴,愛抱怨,該怎麼做?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陪伴就變得格外重要。他們經歷了退休、失去老伴、朋友離去等人生階段的轉變,面對著老化、健康問題、社會角色的消失,內心難免感到失落和孤單。而這些情緒,往往會化為抱怨,成為子女們最頭痛的問題。父母的抱怨,其實是他們對愛的渴望,是希望子女能多花時間陪伴他們,關心他們。然而,繁忙的工作、地域上的距離、與父母的溝通障礙,讓許多子女感到無力,不知道該如何陪伴父母,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的抱怨。

別擔心,你並非孤軍奮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家庭關係輔導專家,我深知陪伴高齡父母的挑戰,也了解子女們的無奈和焦慮。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深入了解高齡父母的心理需求,教你如何與他們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並提供實用的陪伴方案,讓你不再為陪伴父母而感到困擾,反而能從中收穫更多親情和成長。

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陪伴高齡父母:

  • 理解高齡父母的心理需求:為什麼父母會愛抱怨?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 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如何與父母溝通?如何應對他們的抱怨?
  • 規劃實用的陪伴方案:如何安排陪伴時間?如何選擇適合父母的活動?
  • 克服陪伴壓力:如何平衡工作和陪伴?如何面對照顧父母的壓力?

相信透過這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你將能找到與父母相處的最佳平衡,讓陪伴成為一種愛的表達,讓父母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居家安老的優勢

隨著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居家安老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議題。比起入住安養院,居家安老能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晚年,維持生活自主權,並促進身心健康。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擁有更多自主權,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維持日常生活作息,這有助於延緩認知功能衰退,並提升生活品質。此外,居家安老也能減輕照護者的負擔,讓長者和家人保持緊密的關係,建立更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居家安老方面,附有電動後輪的輪椅既可幫助長者自由活動,又能減輕照顧者的照護負擔,不僅鼓勵長者居家安老,也能達到社區劵的目標——防止或延遲長者入住院舍(SWD I&T Fund Reference List , 2021)。電動後輪輪椅可以協助長者克服行動不便的障礙,自由地參與社交活動,例如到公園散步、與朋友聚餐,讓他們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同時,電動後輪輪椅也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陪伴長者,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

然而,香港在推廣居家安老方面仍面臨不少挑戰。現時香港缺乏為長者或殘疾人士而設的長期護理保險計劃,也沒有任何政府資助計劃,以促進用戶獲得樂齡科技。38 現時長者只可以利用不同服務劵計劃來補貼某些醫療或福利護理服務的費用。39 雖然香港賽馬會於2020年四月推出 「 a家 」 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但這是由社聯統籌,並由三個非政府機構以慈善捐款形式運作的計劃,與政府主導不同(Jockey Club age at home , 2021)。40

為了讓居家安老更普及,政府和民間組織需要共同努力,推動以下措施:

  • 建立完善的長期護理保險計劃,減輕長者和家人的經濟負擔,讓更多人可以選擇居家安老。
  • 增加政府資助,鼓勵更多企業研發和生產適合長者的樂齡科技產品,並提供更多租賃服務,讓長者可以負擔得起。
  • 推廣樂齡科技的教育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樂齡科技的用途和好處,並鼓勵長者使用樂齡科技改善生活品質。
  • 建立社區支持網絡,提供更多居家安老服務,例如居家護理、復康訓練、營養諮詢等,讓長者可以安心在家安享晚年。

相信只要政府和民間組織共同努力,就能為長者創造更美好的居家安老環境,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更舒適、更尊嚴的晚年。

老人家需要陪伴!與高齡父母溝通的秘訣與陪伴攻略

老人家需要陪伴.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老人家面臨哪些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家面臨著許多挑戰,不僅是生理機能的退化,更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的變化。他們可能經歷著工作、收入、地位、健康、朋友、老伴等方面的失落,這會讓他們感到失落、無助和孤單。而子女們也面臨著工作、家庭等壓力,難免會忽略父母的感受。然而,老人家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和心理支持。

根據曉明基金會的分析,來電尋求協助的老年人面臨前三大問題,依序排名是:孤單寂寞(23.8%)、與子女相處(19.7%)、人際疏離(15.9%)。這反映出老人家在人際關係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他們可能因為行動不便、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而減少外出社交的機會,導致人際關係逐漸疏離,進而產生孤單寂寞的情緒。而與子女相處的問題,則可能源於代溝、價值觀差異、溝通不良等因素,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讓老人家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重視。

「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師許渝嬿也指出,老人家是非常不快樂的一群,在歐美及某些東南亞國家,老年人甚至已取代青少年,成為自殺率最高的族群。這足以說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老人家需要子女的陪伴和關心,才能減緩孤單寂寞的情緒,維持心理健康。子女的關心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更勝於給予物質享受。

因此,子女們應該積極主動地關心父母的心理狀況,多花時間陪伴他們,傾聽他們的感受,並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即使只是一起吃飯、散步、聊天,也能讓老人家感到被重視和被愛。

老人家面臨的問題
排名 問題 比例 說明
1 孤單寂寞 23.8% 因行動不便、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減少外出社交機會,人際關係疏離,產生孤單寂寞情緒。
2 與子女相處 19.7% 代溝、價值觀差異、溝通不良等因素,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老人家感到不被理解和不被重視。
3 人際疏離 15.9% 行動不便、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減少外出社交機會,導致人際關係逐漸疏離,產生孤單寂寞的情緒。

老人的居住型態有哪些?

在以前傳統的社會,祖父母、父母、小孩三代同堂是主要的家庭居住型態,家中的老人可以幫忙照料年幼的孫子,孫子也可以陪伴和照護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的生活照護問題在家庭系統中就可獲得支持。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老人的居住型態也趨於多元,獨居、與配偶或親友共居、安養照護機構都成為一種居住型態的選擇。

獨居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老人居住型態,特別是當配偶過世或子女在外地工作時,老人可能選擇獨自生活。獨居的優點是老人可以擁有自主的生活空間和時間,自由安排生活作息,不受他人干擾。但獨居也存在著潛在的風險,例如突發疾病或意外發生時,無人照護,容易造成危險。此外,獨居老人也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社交孤立,影響心理健康。

與配偶或親友共居也是一種常見的居住型態,老人可以與配偶或親友共同生活,互相照應。這種居住型態的優點是老人可以獲得家人陪伴和照護,減少孤獨感,生活也較為安全。然而,共居也可能產生一些問題,例如生活習慣差異、個人空間不足、家庭糾紛等,需要家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維持良好的共居關係。

安養照護機構是專門提供老人照護服務的機構,適合行動不便、需要專業照護或缺乏家庭照護資源的老人。安養照護機構的優點是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包括生活照護、醫療照護、營養膳食、娛樂活動等,讓老人可以獲得全方位的照顧。但安養照護機構也存在著一些缺點,例如費用較高、缺乏家庭溫暖、需要適應新的環境等,需要謹慎評估是否適合老人入住。

除了上述常見的居住型態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選擇,例如社區式長照服務居家照護服務等,可以根據老人的需求和狀況選擇最適合的居住型態。在選擇居住型態時,需要考慮老人的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個人喜好、家庭支持網絡等因素,並與老人進行充分的溝通,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養老院的期望值管理

養老院對老人來說,就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再高的要求,有時候不是因為錢的多少,而是每個人的內心感受。 如果老人把養老院的期望值看低些,覺得一切都是正常現象,那麼,就不會有失落的感覺,也就會用平常心對待發生的事情,自然心情也會舒暢些。 舉例來說,有些老人可能期待在養老院能像在家一樣自由自在,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和時間安排。然而,養老院畢竟是一個公共場所,需要遵守一定的規章制度,生活作息也需要配合院方安排。如果老人無法適應這種改變,就會產生失落感,甚至抱怨和排斥養老院生活。因此,調整期望值,以平常心看待養老院生活中的各種情況,是老人在養老院中保持心情舒暢的關鍵。

此外,家屬也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不要過度期待養老院能提供完美的服務。養老院的資源有限,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所有需求。家屬應該與老人溝通,幫助他們了解養老院的實際情況,並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如果老人想念家人,家屬可以經常去看望他們,或者安排視訊通話,讓老人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如果老人想念以前的生活方式,家屬可以鼓勵他們參與養老院的活動,結交新朋友,找到新的興趣愛好。

總之,養老院對老人來說,是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需要時間去適應和調整。家屬和老人要共同努力,調整期望值,以平常心看待養老院生活,才能讓老人在養老院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可以參考 老人家需要陪伴

老人家需要陪伴結論

陪伴高齡父母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他們的需求,用耐心去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用智慧去規劃適合的陪伴方案。這是一段需要學習和成長的旅程,但也是一段充滿愛和溫暖的旅程。當我們願意花時間陪伴父母,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感受,就能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和被重視,也能讓我們的親情關係更加緊密。

別忘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對高齡父母最真誠的愛。

老人家需要陪伴 常見問題快速FAQ

父母老了,總是愛抱怨,怎麼辦?

父母的抱怨,其實是他們對愛的渴望,希望子女能多花時間陪伴他們,關心他們。理解他們的失落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並用耐心和愛去陪伴他們。與父母溝通時,要避免爭執,避免反駁他們的觀點,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並給予他們安慰和支持。

如何安排陪伴父母的時間?

陪伴父母,並不需要每天都花很多時間,關鍵是要用心。您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日,安排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一起吃飯、散步、聊天,或者去公園、美術館等地方走走。也可以利用電話、視訊等方式,與父母保持聯繫,讓他們感受到您的關心。

如何讓父母覺得被陪伴?

陪伴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除了花時間陪伴父母之外,也要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關心他們的生活,分享您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被愛。 陪伴父母,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才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被陪伴的幸福。

個人頭像照片

By Malisa

我是 Malisa,我的專業領域是老年人照護及長期健康管理。希望通過這個網站,為所有需要長期照護的家庭提供最實用且專業的資訊和資源。無論你是照護者、親人,還是正在尋求更好生活品質的老年人,我都致力於為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指導。聯繫我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