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2年更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以下條件中的兩項即可初步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值超過126毫克/分升、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2小時後血糖值達200毫克/分升,或隨機血糖值達200毫克/分升,且同時出現典型糖尿病症狀(例如:口渴、排尿次數增加、食慾增加)或酮酸中毒。若您有相關症狀,請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掌握最新指南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和人口老化,糖尿病的盛行率持續上升。及早診斷和治療對於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義了最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協助醫療專業人員更精準地診斷糖尿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只要符合以下三項標準中的兩項,即可能診斷為糖尿病:
(一)空腹血糖大於 126 mg/dl (7.0 mmol/L): 指在禁食至少 8 小時後,測得的血糖值。
(二)口服葡萄糖測試 2 小時後大於等於 200 mg/dl (11.1 mmol/L): 指在空腹狀態下,口服 75 公克葡萄糖後,2 小時測得的血糖值。
(三)隨機血糖大於等於 200 mg/dl (11.1 mmol/L) 合併有典型糖尿病症狀(多吃、多喝、多尿)或酮酸中毒: 指在任何時間點測得的血糖值,並伴隨典型糖尿病症狀或酮酸中毒。
這些標準的更新反映了醫學界對糖尿病診斷的最新理解,並強調了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如果您符合以上標準中的兩項,建議您立即諮詢您的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醫師會根據您的情況,進行更全面的評估,包括病史、家族史、體重、生活習慣等,並進行必要的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以確認是否患有糖尿病。
了解最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助於您更好地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並及早採取措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嚴峻現狀
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中國更是面臨著嚴峻的糖尿病流行趨勢。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5.37億人,其中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1億人,佔比超過26% 。 這意味著每7個中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其規模之大令人震驚。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快速增長,與多種因素息息相關:
- 人口老齡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糖尿病患病率也隨之攀升。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且更容易出現糖尿病併發症。
- 生活方式改變: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肥胖率上升,這些因素都增加了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 遺傳因素:糖尿病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後代患病風險會更高。
- 醫療水平提高: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診斷率也隨之提高,這也導致了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增加。
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快速增長,對中國的醫療體系和社會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加強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控制糖尿病的流行趨勢,刻不容緩。
如何診斷糖尿病?
診斷糖尿病時,除了檢測血糖值外,還需要排除可能影響糖耐量的多種因素,才能準確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這些因素可能來自內分泌系統、代謝疾病、藥物影響、應激狀態或電解質失衡等。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影響因素:
- 內分泌疾病: 垂體前葉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不足、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內分泌疾病,都會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血糖異常。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應排除這些內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 代謝疾病: 肥胖、肝病等代謝疾病也會影響糖耐量。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而肝病則會影響肝臟對糖的代謝,導致血糖升高。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應評估患者的體重、肝功能等指標。
- 藥物影響: 某些藥物會影響血糖水平,例如噻嗪類利尿劑、女性避孕藥、糖皮質激素、苯妥英鈉、氯苯甲噻二嗪等。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在診斷糖尿病時,應考慮藥物影響的可能性。
- 應激狀態: 應激狀態,例如發熱、感染、急性心肌梗塞、手術治療等,也會導致血糖升高。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應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經歷過應激狀態。
- 電解質失衡: 電解質失衡,例如低鉀血症,也會影響糖耐量。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應檢測患者的電解質水平。
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影響糖耐量,例如年齡、家族史、種族、生活方式等。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應全面評估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血糖檢測、糖耐量試驗等,並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
因素類別 | 影響因素 | 說明 |
---|---|---|
內分泌疾病 | 垂體前葉疾病 | 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血糖異常。 |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不足 | 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血糖異常。 | |
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 | 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血糖異常。 | |
其他內分泌疾病 | 可能影響血糖調節,造成血糖異常。 | |
代謝疾病 | 肥胖 | 導致胰島素抵抗,造成血糖升高。 |
肝病 | 影響肝臟對糖的代謝,導致血糖升高。 | |
藥物影響 | 噻嗪類利尿劑 | 影響血糖水平。 |
女性避孕藥 | 影響血糖水平。 | |
糖皮質激素 | 影響血糖水平。 | |
苯妥英鈉 | 影響血糖水平。 | |
氯苯甲噻二嗪 | 影響血糖水平。 | |
應激狀態 | 發熱 | 導致血糖升高。 |
感染 | 導致血糖升高。 | |
急性心肌梗塞 | 導致血糖升高。 | |
手術治療 | 導致血糖升高。 | |
電解質失衡 | 低鉀血症 | 影響糖耐量。 |
其他因素 | 年齡、家族史、種族、生活方式等 | 可能影響糖耐量。 |
糖尿病共照網計劃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計劃,除了定期追蹤血糖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定期進行相關檢查,以掌握身體整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並預防糖尿病併發症。B先生若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計劃,建議可再檢驗以下項目,以全面評估其健康狀況:
血液檢查:
- A1c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過去 2-3 個月的平均血糖控制狀況,是評估糖尿病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標。
- AC (空腹血糖):反映空腹狀態下的血糖水平,有助於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 PC (餐後 2 小時血糖):反映進食後 2 小時的血糖水平,有助於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 TG (三酸甘油酯):反映血液中脂肪的含量,高三酸甘油酯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TC (總膽固醇):反映血液中總膽固醇的含量,高膽固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反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高壞膽固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反映血液中好膽固醇的含量,高好膽固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Cr (肌酸酐):反映腎臟功能,有助於了解腎臟是否受到糖尿病的影響。
- eGFR (估算腎小球過濾率):反映腎臟過濾血液的能力,有助於了解腎臟功能。
- 尿液Microalbuminuria (微量白蛋白尿):反映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病變。
- ACR (尿白蛋白/肌酸酐比值):反映尿液中白蛋白與肌酸酐的比例,有助於更準確地評估腎臟病變。
- Glucose (尿糖):反映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有助於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 Protein (尿蛋白):反映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有助於了解腎臟是否受到糖尿病的影響。
- Ketone body (酮體):反映血液中酮體的含量,有助於了解是否出現糖尿病酮酸中毒。
其他檢查:
- 視力、視網膜檢查:糖尿病可能導致視網膜病變,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
- 心電圖:有助於了解心臟功能,糖尿病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口腔牙周檢查:糖尿病可能增加牙周病風險,定期檢查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牙周病。
- 足底神經學檢查:糖尿病可能導致足部神經病變,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
- ABI檢查 (踝臂血壓指數):有助於評估足部血流狀況,糖尿病可能導致周邊血管疾病。
透過定期進行這些檢查,可以全面掌握B先生的健康狀況,並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併發症,有效控制糖尿病,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度數表是什麼?
不少人會認為糖尿病只會發生在老人身上,但隨著現代人較差的飲食習慣,例如三餐不定時、速食文化、愛吃炸物等,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也患上糖尿病。今次探討糖尿病度數表的基礎概念,和提供不同年齡層的血糖控制範圍。所謂糖尿病度數,也可理解作血糖度數,亦指人在進食後血糖濃度的變化程度,所吃食物能帶給體內血糖多少比率的提高。此糖尿病度數也常用來幫助控制血糖,一般以下列3個指標衡量,但根據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病況,或會有不同的糖尿病度數理想目標,請諮詢專業醫生了解。
A(HbA1c): 作糖化血紅素,指附著在血色素上的糖濃度,血中葡萄糖濃度越高,糖化血色素就越高。糖化血紅素反映過去2-3個月平均血糖控制狀況,是評估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糖化血紅素控制在7%以下,代表血糖控制良好。
B(Blood Pressure): 作血壓,指當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入血管所加諸血管壁的壓力。血壓過高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控制血壓對於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理想的血壓目標應低於140/90 mmHg。
C(血糖):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是反映人體血糖水平的直接指標。血糖控制目標因人而異,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一般而言,飯前血糖控制在70-130 mg/dL,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80 mg/dL以下,睡前血糖控制在100-140 mg/dL之間。
了解糖尿病度數表,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地掌握自身血糖控制狀況,並制定更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例如,透過監測飯前、飯後血糖,以及糖化血紅素的變化,可以了解自己對不同食物的反應,並調整飲食計劃,減少高血糖的發生。此外,定期監測血壓,並配合醫生建議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掌握糖尿病度數表,並配合專業醫生的指導,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帶來的健康風險,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結論
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的更新,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了更精準的診斷依據,同時也提醒了大眾關注自身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了解最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糖尿病,並採取適當的措施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若您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中的兩項,或有任何疑慮,請務必諮詢您的醫師,進行更全面的檢查和評估。
掌握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並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維護自身健康,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 常見問題快速FAQ
請問糖尿病診斷標準2022有哪些更新?
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新了糖尿病診斷標準,主要強調了早期診斷的重要性。最新的標準定義了三項診斷依據: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和隨機血糖。只要符合其中兩項,就可能診斷為糖尿病。這項更新反映了醫學界對糖尿病診斷的最新理解,有助於更精準地診斷糖尿病,並強調及早採取措施的重要性。
除了血糖檢測,還有哪些項目可以幫助診斷糖尿病?
除了血糖檢測之外,醫生還會根據患者的病史、家族史、體重、生活習慣等進行綜合評估。此外,也會進行必要的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例如血紅蛋白A1c (HbA1c)、腎臟功能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等,以確認是否患有糖尿病。
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後,是否就代表一定患有糖尿病?
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並不代表一定患有糖尿病,因為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藥物影響、內分泌疾病、代謝疾病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更全面的評估,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