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籍勞工連續3天失聯,雇主應立即啟動「移工逃跑通報」程序,以保障自身權益。雇主需在第1至3天內聯絡仲介公司,並通報相關單位。若外勞失聯超過3天,則雇主應於第3日起的3天內以書面形式同時通知勞工局、勞動部、警察局和移民署,缺一不可。正確且及時的通報程序,有助於雇主掌握外勞動向,並積極尋回外勞,避免法律責任。
移工逃跑定義與通報程序
面對移工逃跑,雇主往往感到措手不及,不知所措。因此,了解清楚移工逃跑的定義以及相關通報程序,對於保障雇主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首先,何謂移工逃跑?當外籍勞工(移工)於實際工作日連續曠職3日失去聯繫、不見人影,即可被視為外勞逃跑之情形。
當外勞逃跑連續曠職的第1天至第3天,雇主可以先聯絡仲介公司,並就以下3種方式擇一通報協尋:
電話通報: 雇主可直接撥打仲介公司電話,告知移工逃跑情況,並提供相關資訊,例如移工姓名、國籍、工作證號碼等。
書面通報: 雇主可撰寫書面通知,說明移工逃跑情況,並將通知送達仲介公司。
線上通報: 部分仲介公司提供線上通報系統,雇主可透過線上平台提交移工逃跑通報。
然而,當外勞逃跑失聯達3天以上,雇主依法必須進行通報,以書面資料同時通知當地勞工局、勞動部、警察局和移民署等相關單位,缺一不可。
而通報日期則為外勞連續曠職滿3日之隔日起算3日內,雇主應完成通報程序,若是通報日為例假日,則可順延一天。
例如,若移工於1月10日開始連續曠職,則雇主應於1月13日開始計算3日通報期限,最晚應於1月16日完成通報程序。
雇主應妥善保存所有通報資料,包括通報日期、通報單位、通報內容等,以備後續查證之用。
了解移工逃跑的定義以及相關通報程序,有助於雇主在面對此類事件時,能快速且正確地採取行動,保障自身權益。
什麼是逃跑外勞?
所謂「逃跑外勞」,是指未獲雇主同意而離開工作崗位的藍領移工,他們違反了私人雇傭契約,造成雇主困擾、工作延宕,同時也因為離開契約裡的工作,而失去在台居留的權利。但我們必須理解,移工「逃跑」的背後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絕非單純的違約行為。
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逃跑外勞」原因:
- 不合理的勞動條件:許多移工面臨著超時工作、低薪、工作環境惡劣等問題,導致他們無法忍受而選擇離開。例如,有些雇主會要求移工加班卻不給加班費,或是以各種理由扣薪,讓移工感到被剝削,進而選擇逃跑。
- 雇主剝削:部分雇主會以各種手段剝削移工,例如扣押證件、限制人身自由、言語暴力等,讓移工感到害怕和無助,選擇逃離惡劣的工作環境。
- 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移工在台灣生活和工作時,往往面臨著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導致溝通困難,無法適應工作環境,甚至遭受歧視,進而選擇逃跑。
- 法律制度缺陷:台灣的勞動法規對於移工的權益保障不足,例如申訴管道不完善、仲裁程序繁瑣等,讓移工在遭遇不公待遇時,難以尋求救濟,只能選擇逃跑。
因此,我們不應該以「逃跑」為唯一標準來評價移工,更不應該以公權力大張旗鼓對付「逃跑外勞」。我們應該理解「逃跑外勞」現象背後的複雜原因,並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例如改善勞動環境、加強勞工權益保障、建立更完善的移工管理制度等,才能真正解決「逃跑外勞」問題,促進台灣社會與移工的共融發展。
外籍移工逃跑的背後原因:高額仲介費、不平等勞動條件與社會壓力
外籍移工逃跑的現象並非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像阿非一樣的外籍移工,大多背著高額的仲介費來到台灣,這筆費用往往是他們在原國辛苦工作多年才能籌措的資金,也成為他們背負的沉重壓力。在台灣,他們簽下勞雇契約,卻可能面臨不平等的勞動條件,例如低薪、高工時、工作環境不安全等,甚至被雇主或仲介扣押證件,失去人身自由。這些不合理的待遇讓他們感到無助,也讓他們開始思考逃跑的可能性。
除了工作環境的因素,外籍移工逃跑的決定也與社會壓力息息相關。他們可能面臨語言隔閡、文化差異、生活適應困難等問題,在異鄉感到孤立無援。加上台灣社會對外籍移工的歧視與偏見,更讓他們感到不被尊重和理解。在種種壓力下,逃跑成為他們尋求解脫的唯一選擇。
內政部移民署的研究指出,外籍移工失聯的原因包括:薪資與勞力付出不成正比、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無法賺取加班費、合約屆滿、工作內容與合約內容不符、仲介費過高、等待轉換雇主時間過長等等。這些問題都反映出台灣的勞動制度對外籍移工的保障不足,也讓他們被迫冒著更大的風險,以換取更高的薪資或更吸引人的工作環境。
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外籍移工進入台灣的限制增加,許多移工被迫由家庭看護轉職到產業工作,甚至選擇逃跑打黑工。根據政府數據,家庭看護的減幅達6.5%以上,代表背後有接近1萬6千個家庭面臨了家人長期照護的問題。這也顯示出,外籍移工逃跑的現象不僅僅是勞工個人行為,更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勞動力的需求與外籍移工的權益保障之間的矛盾。
原因 | 說明 |
---|---|
高額仲介費 | 外籍移工需支付高額仲介費,成為沉重負擔。 |
不平等勞動條件 | 低薪、高工時、工作環境不安全、證件被扣押等問題,造成勞動條件不平等。 |
社會壓力 | 語言隔閡、文化差異、生活適應困難、社會歧視等,導致外籍移工感到孤立無援。 |
勞動制度問題 | 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無法賺取加班費、合約內容不符等,反映勞動制度保障不足。 |
疫情影響 | 疫情限制導致移工轉職,部分選擇逃跑打黑工,加劇勞動力缺口和家庭照護問題。 |
移工逃跑是雇主責任嗎?
移工逃跑是雇主責任嗎?這是許多雇主在面對移工逃跑事件時的第一個疑問。根據現行法規,移工逃跑本身並非雇主直接的責任,但雇主有通報義務,且若有疏忽導致移工逃跑,可能面臨相關罰則。
根據勞動部規定,雇主在發現移工行蹤不明後,應於3日內通報當地勞工行政機關。若逾期通報,雇主將面臨最高6萬至30萬元的罰鍰。此外,雇主也需負起協助尋找移工的責任,例如提供移工的個人資料、工作地點等資訊給相關單位。
然而,雇主是否需要為移工逃跑負擔責任,還需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若雇主有虐待、剝削或違法雇用移工等行為,導致移工逃跑,雇主將面臨更嚴重的法律責任。此外,若雇主未盡到合理管理的義務,例如未妥善保管移工的護照或未提供適當的住宿環境,導致移工逃跑,雇主也可能被視為有疏忽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仲介公司在移工逃跑事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仲介公司在招募、培訓或管理移工過程中存在疏失,導致移工逃跑,仲介公司也可能面臨罰則。例如,若仲介公司未妥善審查移工的資格或未提供適當的移工訓練,導致移工逃跑,仲介公司將面臨最高6萬至30萬元的罰鍰。
總之,移工逃跑事件的責任歸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雇主應盡到合理的管理義務,並在發現移工逃跑後,立即通報相關單位,避免因違法行為而導致的法律糾紛。
移工逃跑的背後原因:債務壓力與零付費政策
移工逃跑的原因錯綜複雜,其中債務壓力與零付費政策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背負著龐大債務的移工而言,如果電子廠沒有加班機會,他們可能無法賺取足夠的收入償還債務,因此會萌生逃跑的念頭。這是人之常情,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盡快擺脫經濟困境。然而,隨著「移工零付費政策」的落實,情況開始出現轉變。這項政策旨在消除移工在來台工作前所面臨的仲介費用,讓他們能夠以更公平的條件來台工作。
「如果你背著龐大的債務來工作,只要工廠沒有加班,你一定會想逃跑,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沒有債務在身的時候,即使沒有加班也有基本工資,你就會覺得沒有關係,」羅盈勝說。這句話道出了零付費政策對於移工心理的影響。當移工不再背負沉重的債務壓力,他們對於工作的穩定性會更有信心,逃跑的意願也會降低。
一家位於竹科的電子廠,跨海到越南河內一家仲介所舉辦選工,他們發現,在零付費政策實施後,移工的逃跑率大幅下降。這間電子廠的負責人表示,過去許多移工在來台工作後,因為債務壓力而選擇逃跑,但現在他們不再需要支付高額的仲介費用,因此更願意留在台灣工作。
然而,零付費政策的落實並非一蹴可幾。政府需要與相關單位合作,制定完善的政策,並加強監督機制,才能有效杜絕非法仲介行為,確保移工的權益。同時,企業也需要積極配合,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移工留在台灣,共同創造雙贏的局面。
移工逃跑通報結論
在面對移工逃跑事件時,雇主需要保持冷靜,並依法採取正確的行動。了解移工逃跑通報程序,並及時通報相關單位,不僅能避免法律責任,更能幫助雇主掌握移工動向,積極尋回移工,降低損失。
雇主應注意以下事項:
- 掌握通報時機:當外籍勞工連續曠職3日失去聯繫,雇主應立即啟動移工逃跑通報程序。
- 選擇正確的通報方式:雇主應根據外勞失聯時間,選擇適當的通報方式。連續曠職第1至3天內聯絡仲介公司,並選擇電話、書面或線上通報。若外勞失聯超過3天,則應以書面形式同時通知當地勞工局、勞動部、警察局和移民署。
- 妥善保存通報資料:雇主應妥善保存所有通報資料,包括通報日期、通報單位、通報內容等,以備後續查證之用。
- 積極尋回移工:在通報相關單位後,雇主也應積極與仲介公司合作,共同協尋移工。
移工逃跑通報程序看似繁瑣,但實際上卻是保障雇主權益的重要步驟。雇主應積極配合相關規定,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移工逃跑通報 常見問題快速FAQ
雇主必須通報哪些單位?
雇主在發現外籍勞工連續曠職3天以上時,必須以書面形式同時通知當地勞工局、勞動部、警察局和移民署等相關單位,缺一不可。
雇主通報的期限是多久?
雇主應於外籍勞工連續曠職滿3日之隔日起算3日內,完成通報程序。例如,若移工於1月10日開始連續曠職,則雇主應於1月13日開始計算3日通報期限,最晚應於1月16日完成通報程序。
雇主沒有通報會怎麼樣?
雇主若未依法通報,將面臨最高6萬至30萬元的罰鍰。此外,雇主也需負起協助尋找移工的責任,例如提供移工的個人資料、工作地點等資訊給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