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洗手五時機七步驟」正是確保手部衛生的關鍵。 其中,「五時機」指的是接觸病人前後、進行侵入性醫療程序前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以及手部明顯髒污時,這五個時刻都需徹底洗手。而「七步驟」則包含使用流動清水、肥皂起泡、搓揉掌心、指縫、指背和大拇指,最後再以清水沖洗並擦乾。 遵循「洗手五時機七步驟」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守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可以參考 居家照服員工作內容:守護長輩,讓幸福常駐
手部衛生簡介
在這個充滿各種病菌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是守護健康最重要的防線之一。手部是我們接觸世界、與他人互動的主要媒介,也因此很容易沾染各種病菌。這些病菌可能來自人體、環境、動物或食物,並透過接觸傳播到其他物品或人體,引發各種疾病。因此,勤洗手是預防疾病傳播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建議,手部衛生5時機包括:「2 個」洗手時機發生在接觸或執行照護活動「之前」,目的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傳遞給病人的風險;「3 個」洗手時機發生在接觸或暴露病人體液風險「之後」,目的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傳遞給醫療人員和照護區的風險。 這5個關鍵時機分別是:
- 照護病人前:在接觸病人或進行任何照護行為前,請務必先洗手,防止將自身攜帶的病菌傳染給病人。
- 進行侵入性醫療程序前:在進行任何需要接觸病人體液或傷口的程序前,請務必先洗手,降低感染風險。
- 照護病人後:接觸病人體液或傷口後,請務必洗手,防止病菌傳播到其他病人或醫療環境。
- 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接觸病人使用的物品或周遭環境後,請務必洗手,降低病菌傳播風險。
- 手部明顯髒污時:手部沾染明顯的髒污時,請務必立即洗手,以防止病菌進入口鼻或接觸食物。
除了這5個關鍵時機外,我們也應該在以下情況下洗手:
- 飯前飯後: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細菌,避免病菌經由食物進入體內。
- 上廁所後:上廁所後,手部容易沾染病菌,洗手可以有效去除病菌,避免傳播疾病。
- 外出回家後:外出回家後,手部可能沾染各種病菌,洗手可以有效去除病菌,避免傳染給家人。
- 接觸動物後:接觸動物後,手部可能沾染動物身上的病菌,洗手可以有效去除病菌,避免傳染給自己或他人。
- 咳嗽或打噴嚏後:咳嗽或打噴嚏時,手部可能沾染飛沫,洗手可以有效去除病菌,避免傳播疾病。
正確的洗手方式是有效預防疾病的重要關鍵。世界衛生組織 (WHO) 自 2009 年起,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活動,同時將 5 月 5 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每年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呼籲全球響應手部衛生,強化手部衛生概念,並強調手部衛生能減少疾病感染。
什麼是自動感應洗手機?
自動感應洗手機,顧名思義,就是透過感應器偵測到人手靠近時,便會自動釋放清潔劑的洗手設備。常見於百貨公司、遊樂區、餐廳等公共場所,為人們提供方便快捷的洗手體驗。雖然自動感應洗手機相較於傳統的按壓式洗手液,減少了手直接接觸瓶身的機會,但由於洗手時仍需直接接觸清潔劑,因此交叉感染的風險仍存在。
自動感應洗手機的優勢在於其便利性與衛生性:
- 免觸碰設計: 自動感應功能,避免手直接接觸瓶身,減少細菌傳播的可能性。
- 節省時間: 快速感應,省去手動按壓的步驟,節省洗手時間。
- 減少浪費: 自動控制清潔劑的用量,避免過度使用,減少清潔劑的浪費。
- 環保永續: 減少塑膠瓶的購買和使用,降低環境負擔。
然而,自動感應洗手機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清潔劑品質: 自動感應洗手機的清潔劑品質直接影響洗手效果,需選擇具備殺菌消毒功能的清潔劑。
- 機器維護: 定期清潔機器,避免清潔劑殘留或機器故障,影響洗手效果。
- 交叉感染風險: 雖然自動感應洗手機減少了手直接接觸瓶身的機會,但洗手時仍需直接接觸清潔劑,因此交叉感染的風險仍存在。
總體而言,自動感應洗手機是一種方便且衛生的洗手方式,但需注意清潔劑品質、機器維護和交叉感染風險,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保障個人衛生安全。
如何正確洗手?
政府積極推廣勤洗手的觀念以及正確洗手的方法,創製了一套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幫助大家記憶洗手時各個需要清潔的部位,才能全方位保障手部衛生,有效降低病原體藉由觸摸口鼻眼部侵入體內的機會。這七字口訣代表著洗手的七個步驟,分別是:
- 內: 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指縫、指甲縫、掌心、手背等部位。
- 外: 搓洗手指外側、手掌外側、手腕等部位。
- 夾: 將手指交叉,搓洗指縫、指甲縫。
- 弓: 將手指彎曲成弓形,搓洗指背和指尖。
- 大: 搓洗拇指,包括拇指外側、內側和指尖。
- 立: 將手掌豎起,搓洗掌根和手腕。
- 腕: 搓洗手腕,並將肥皂泡沫沖洗乾淨。
郭孝齡醫師提醒,洗完手後我們的雙手仍然會持續觸摸非常多的地方,例如手機、遙控器、上廁所觸碰沖水健等等,都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洗完手後就盡量減少汙染物的觸碰,同時也要做好居家環境的消毒清潔。例如,經常接觸的物品,如手機、門把、遙控器等,可以使用酒精濕巾或消毒噴霧定期消毒。保持環境清潔,可以有效降低病原體傳播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步驟 | 說明 |
---|---|
內 | 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指縫、指甲縫、掌心、手背等部位。 |
外 | 搓洗手指外側、手掌外側、手腕等部位。 |
夾 | 將手指交叉,搓洗指縫、指甲縫。 |
弓 | 將手指彎曲成弓形,搓洗指背和指尖。 |
大 | 搓洗拇指,包括拇指外側、內側和指尖。 |
立 | 將手掌豎起,搓洗掌根和手腕。 |
腕 | 搓洗手腕,並將肥皂泡沫沖洗乾淨。 |
應該洗手的五大時機,你知道嗎?
除了上述五個時機,還有許多情況需要洗手,例如:接觸動物後、處理生肉或海鮮後、處理垃圾後、接觸公共場所的門把或扶手後、咳嗽或打噴嚏後,以及接觸過任何可能沾染病菌的物品後,都應立即洗手。
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保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以下列舉五個應該洗手的時機,並說明其重要性:
- 吃東西前:無論是否使用餐具,進食前都應充分洗手,否則易將病菌一同帶入口中。想想看,你可能在出門前摸過門把、搭乘公共運輸時扶過扶手,這些地方都可能存在病菌。若沒有洗手就進食,這些病菌就會隨著食物進入你的體內,導致你生病。
- 照顧小孩前:因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若無經過洗手直接接觸,容易被大人從外頭帶來的病菌感染,進而生病。例如,你可能在上班途中摸過門把或扶手,這些地方可能存在病菌,若沒有洗手就抱小孩,這些病菌就可能傳染給小孩,造成小孩生病。
- 看病前後:看病前後應洗手,除了避免把外面的病菌帶給身體虛弱、容易被病菌入侵的病患,同時也避免醫院人口複雜,不小心將醫院的病菌帶回家。醫院是病菌聚集的地方,許多病患可能帶有各種病菌,若沒有洗手就接觸病患或醫院的環境,很容易將病菌帶回家,造成家人感染。
- 上廁所後:為免在如廁過程中沾染到污物,或是馬桶蓋、壓水閥等處,進而沾染病菌,如廁完應充分洗手。上廁所時,手可能會接觸到馬桶蓋、水龍頭、門把等地方,這些地方都可能存在病菌,若沒有洗手就離開廁所,這些病菌就可能傳染到其他地方,甚至傳染給家人。
- 擤鼻涕後:當雙手接觸到口鼻分泌物時便應盡快洗手,平時應盡量少用手接觸口鼻,或是接觸後去洗手。當你用手擤鼻涕時,手就會沾染到鼻涕中的病菌,若沒有洗手就接觸其他物品或食物,這些病菌就可能傳染到其他地方,甚至傳染給家人。
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守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洗手要洗幾次? 洗手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
洗手要洗幾次? 洗手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雙手搓洗的時間至少要15秒,在7個搓洗步驟中,每個步驟約搓洗5次,所以完成一次濕洗手的時間平均約40-60秒之間 ; 若是用酒精或是乾洗手液執行乾的話,平均約20–30秒,直到酒精揮發至乾,此時就不需再使用擦手紙了。 正確洗手七字訣 1. 內: 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
洗手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你使用的洗手方式和環境。一般來說,濕洗手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需要用肥皂和水充分搓洗雙手,才能去除表面的細菌和病毒。而乾洗手則相對快一些,因為酒精可以快速殺死細菌和病毒,但它無法去除所有污垢。
如果你正在處理食物,或者接觸過病患,那麼你應該更頻繁地洗手,並且每次都要洗得更徹底。如果你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洗手,那麼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洗手的次數和時間。
以下是一些洗手時間的建議:
- 濕洗手:
- 準備食物前:至少20秒
- 吃飯前:至少20秒
- 上廁所後:至少20秒
- 接觸過動物後:至少20秒
- 接觸過病人後:至少20秒
- 接觸過垃圾後:至少20秒
- 咳嗽或打噴嚏後:至少20秒
- 觸摸過公共物品後:至少20秒
- 乾洗手:
- 沒有洗手液的情況下:至少15秒
- 接觸過公共物品後:至少15秒
- 咳嗽或打噴嚏後:至少15秒
除了洗手時間之外,洗手的步驟也很重要。正確的洗手步驟可以有效地去除雙手上的細菌和病毒。以下是正確的洗手步驟:
- 內: 將雙手手心互相搓洗。
- 外: 將一隻手的手指交疊在另一隻手的手背上,搓洗手指和手背。
- 夾: 將雙手手指交叉,互相搓洗指縫。
- 背: 將雙手的手指互相搓洗指背。
- 指: 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洗另一隻手的手指。
- 腕: 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搓洗另一隻手的手腕。
- 沖: 用清水沖洗雙手。
只要按照正確的步驟洗手,並且保持良好的洗手習慣,你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洗手五時機七步驟結論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守護健康的基石,而「洗手五時機七步驟」正是建立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 我們應該牢記這五個時刻:接觸病人前後、進行侵入性醫療程序前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以及手部明顯髒污時,都要確實執行「七步驟」洗手程序。 透過使用流動清水、肥皂起泡,仔細搓洗掌心、指縫、指背和大拇指,並用清水徹底沖洗、擦乾,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守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我們不應輕忽手部衛生,因為它能有效阻斷病菌傳播的途徑,維護個人和社會的健康。 讓「洗手五時機七步驟」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習慣,讓我們一起建立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洗手五時機七步驟 常見問題快速FAQ
我應該多久洗手一次?
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建議大家至少在以下情況洗手:飯前飯後、上廁所後、接觸動物後、外出回家後、接觸病人後、手部明顯髒污時。當然,如果手部有明顯的髒污,就應該立即洗手。
酒精乾洗手可以完全取代肥皂洗手嗎?
酒精乾洗手可以快速殺滅大部分細菌和病毒,但它無法去除手上的污垢。因此,酒精乾洗手適合於沒有水源或無法洗手的情況下使用,但如果手部有明顯的污垢,還是應該用肥皂和水洗手。
為什麼洗手時要搓洗20秒?
搓洗雙手至少20秒可以確保肥皂或洗手液有足夠的時間與病菌接觸,並將其分解或消滅。 搓洗的過程可以讓肥皂或洗手液充分作用於手部的每個部位,包括指縫、指甲縫和手腕,才能達到良好的清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