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主要在於照顧身心障礙者或病患的日常生活,包含協助穿衣、洗澡、用餐、服藥、復健等。除了照顧被照顧者的起居外,為其煮飯、洗衣、清潔環境等,也屬於合法工作範圍。然而,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僅限於照顧被照顧者,不包含照顧其他家庭成員或執行許可外工作,例如為全家烹煮、清潔、照顧寵物等。雇主應了解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避免要求其進行許可外工作,確保雙方合法權益。
外籍看護工的工作內容
外籍看護工的工作是負責照顧阿公,但常常要煮全家人的飯或是幫忙做家事,這樣算不算違法呢?其實,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法定工作內容是,在家庭從事身心障礙者或病患的日常生活照顧相關事務工作 [1],因為被照顧人生活無法自理,舉凡為被照顧人煮飯、洗衣、清潔環境等,皆為家庭看護的合法工作範圍。
舉例來說,如果阿公需要有人協助穿衣、洗澡、用餐、服藥、復健等,外籍看護工就可以合法地提供這些服務。但如果雇主要求外籍看護工煮全家人的飯、洗全家人的衣服、照顧寵物,甚至幫忙做其他家事,那就超出合法工作範圍,稱之為「許可外工作」 [3]。
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工作內容與外籍家庭幫傭的工作內容有所不同。外籍家庭幫傭的工作內容則是,在私人家庭從事房舍清理、食物烹調、家庭成員起居照料或其他與家事服務有關工作 [2]。
因此,雇主在聘僱外籍看護工時,務必了解其合法工作內容,避免要求其進行許可外工作,以保障雙方權益。
[1]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 – 外籍家庭看護工 – 雇主應知
[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 – 外籍家庭幫傭 – 雇主應知
[3]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 – 外籍家庭看護工 – 許可外工作
哪些事算「許可外工作」?
了解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法定工作內容,是雇主確保合法雇用、避免觸犯法律的關鍵。根據法律規定,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法定工作內容是「在家庭從事身心障礙者或病患的日常生活照顧相關事務工作」 [1]。換句話說,看護工的工作範圍主要集中在被照顧者的生活照護上,例如:
- 協助日常生活起居: 包含穿衣、洗澡、如廁、進食等。
- 照護身體健康: 包含協助服藥、量血壓、陪同就醫等。
- 維持居家環境清潔: 包含清掃房間、整理床鋪、洗滌衣物等,但僅限於被照顧者使用的空間。
- 準備餐點: 包含烹飪、洗碗、整理廚房等,但僅限於被照顧者的飲食需求。
然而,法律也明確規定,外籍家庭看護工不得從事「許可外工作」,例如:
- 替雇主以外的人工作: 例如,替鄰居照顧小孩、幫朋友做家事等。
- 從事與照顧工作無關的工作: 例如,幫雇主做生意、跑腿、修理東西等。
- 外出工作: 例如,外出購物、送小孩上學等。
- 從事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 例如,護理、醫療、美容、美髮等。
- 從事危險或違法的工作: 例如,賭博、色情等。
雇主應清楚了解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法定工作內容,避免要求其從事許可外工作,以免觸犯法律。若雇主有其他需要協助的事項,建議尋找其他合法的管道,例如雇用其他工作人員或委託專業人士。
優秀外籍看護的條件
除了上述的四個基本工作內容外,一名優秀的外籍看護必須具備合格的專業和認證,他們通常可以為家庭負擔照護指定人士的工作。以下將進一步說明優秀外籍看護應具備的條件,以及如何評估看護人員的合適性:
專業技能:優秀的外籍看護應具備以下專業技能,以提供安全、有效和尊重的照護:
- 基本照護技能:包括協助被照顧者進行基本生活活動,如洗澡、穿衣、進食、上廁所、翻身、拍背、口腔清潔等。他們應熟悉不同的照護技巧,並能根據被照顧者的需求調整照護方式。
- 藥物管理技能:包括正確辨識藥物、按照醫囑給藥、記錄藥物使用情況、監測藥物副作用等。他們應具備良好的藥物管理知識,並能確保被照顧者安全服藥。
- 醫療護理技能:包括換藥、測量血壓、血糖等基本醫療護理。他們應具備基本的醫療知識,並能協助被照顧者進行簡單的醫療護理。
- 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提供優質照護的關鍵。優秀的外籍看護應能以清晰、簡潔的語言與被照顧者、家庭成員溝通,並能理解和回應被照顧者的需求。
- 應變能力:在照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狀況,優秀的外籍看護應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能快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 耐心和同理心:照顧需要長期照護的人士需要耐心和同理心。優秀的外籍看護應能理解被照顧者的感受,並能以溫柔、體貼的方式提供照護。
認證:優秀的外籍看護應具備相關的專業認證,證明他們已接受過專業的照護訓練,並符合一定的照護標準。常見的認證包括:
- 護理師執照:護理師執照是證明看護人員具備專業護理知識和技能的證書。在某些國家,外籍看護需要取得當地護理師執照才能合法工作。
- 照護證照:一些國家提供專門針對外籍看護的照護證照,證明他們已接受過照護訓練,並符合一定的照護標準。
- 語言能力證書:語言能力證書證明外籍看護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能與被照顧者和家庭成員有效溝通。
評估合適性:在選擇外籍看護時,家庭應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情況,評估看護人員的合適性。以下是一些評估指標:
- 經驗:選擇具備相關照護經驗的看護人員,能更快上手,提供更有效的照護。
- 個性:選擇性格溫和、耐心、善於溝通的看護人員,能與被照顧者建立良好的關係,提供更舒適的照護。
- 語言能力:選擇能與被照顧者和家庭成員有效溝通的看護人員,能減少溝通障礙,提供更順暢的照護。
- 健康狀況:選擇身體健康、無傳染病的看護人員,能確保照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選擇合適的外籍看護是家庭照護的重要環節,建議家庭在選擇看護人員時,應仔細評估其專業技能、認證和合適性,以確保被照顧者能獲得安全、有效和尊重的照護。
類別 | 條件 | 說明 |
---|---|---|
專業技能 | 基本照護技能 | 協助被照顧者進行基本生活活動,如洗澡、穿衣、進食、上廁所、翻身、拍背、口腔清潔等。 |
藥物管理技能 | 正確辨識藥物、按照醫囑給藥、記錄藥物使用情況、監測藥物副作用等。 | |
醫療護理技能 | 換藥、測量血壓、血糖等基本醫療護理。 | |
溝通能力 | 以清晰、簡潔的語言與被照顧者、家庭成員溝通,並能理解和回應被照顧者的需求。 | |
應變能力 | 快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突發狀況。 | |
耐心和同理心 | 理解被照顧者的感受,並能以溫柔、體貼的方式提供照護。 | |
其他 | 熟悉不同的照護技巧,並能根據被照顧者的需求調整照護方式。 | |
認證 | 護理師執照 | 證明看護人員具備專業護理知識和技能的證書。 |
照護證照 | 證明他們已接受過照護訓練,並符合一定的照護標準。 | |
語言能力證書 | 證明外籍看護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能與被照顧者和家庭成員有效溝通。 | |
評估合適性 | 經驗 | 具備相關照護經驗,能更快上手,提供更有效的照護。 |
個性 | 性格溫和、耐心、善於溝通,能與被照顧者建立良好的關係,提供更舒適的照護。 | |
語言能力 | 能與被照顧者和家庭成員有效溝通,能減少溝通障礙,提供更順暢的照護。 | |
健康狀況 | 身體健康、無傳染病,能確保照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 |
其他 | 家庭應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情況,評估看護人員的合適性。 |
找到移工後,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困難?超過 8 成的問題都來自語言不通
找到合適的外籍看護後,雇主們可能會面臨到許多挑戰,其中最常見的困難就是語言不通。根據許多雇主經驗分享,超過 8 成的問題都來自於語言溝通障礙,這會導致許多誤解和衝突,影響雙方生活品質。例如,雇主可能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外籍看護也可能無法理解雇主的指示,導致工作上的失誤或生活上的困擾。
語言不通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還會造成雙方的心理壓力。雇主可能會感到焦慮和無助,而外籍看護也可能感到孤立和迷茫。為了避免這些問題,雇主需要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案,例如:
- 學習基礎的語言:雇主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語言,例如日常用語、常用詞彙和簡單的句子,方便與外籍看護溝通。市面上有許多語言學習資源,例如線上課程、書籍、App 等,可以幫助雇主快速入門。
- 使用翻譯工具:雇主可以使用翻譯工具,例如手機翻譯軟體、線上翻譯網站等,幫助雙方理解彼此的語言。不過,翻譯工具的準確性有限,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語境和文化差異。
- 找尋語言橋樑:雇主可以尋求語言橋樑的協助,例如朋友、親戚、鄰居或社區服務中心,幫助雙方溝通。有些仲介公司也提供語言翻譯服務,可以協助雇主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
- 建立溝通模式:雇主可以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例如使用圖畫、手勢、肢體語言等,幫助雙方理解彼此的意思。也可以使用筆記本或白板,記錄重要的資訊,方便雙方參考。
- 培養耐心和同理心:雇主需要培養耐心和同理心,理解外籍看護可能面臨的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不要急於求成,要給予外籍看護適應的時間,並鼓勵他們學習中文。
語言不通是雇主和外籍看護之間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但只要雙方願意溝通和理解,就能克服這個難題。雇主可以透過學習語言、使用翻譯工具、尋找語言橋樑、建立溝通模式和培養耐心等方法,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讓雙方都能安心生活和工作。
外籍看護的權益保障:工作時間、休息時間、薪資與休假
雇用外籍看護除了要了解他們的職責範圍,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根據「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以及相關勞動法規,外籍看護享有與一般勞工相同的權利,包括工作時間、休息時間、薪資、休假等。
工作時間: 雇主應依法規範,合理安排外籍看護的工作時間,並確保其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 8 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40 小時。若有加班情況,應依法計算加班費。
休息時間: 外籍看護每天應有至少 8 小時的休息時間,並享有每周至少一日的休息日。雇主應尊重外籍看護的休息時間,不得強迫其在休息時間工作。
薪資: 外籍看護的薪資應依法規定,不得低於基本工資。雇主應依約定時間支付薪資,不得任意扣減或延遲支付。
休假: 外籍看護享有法定休假,包括年假、病假、產假等。雇主應依法規範,給予外籍看護休假,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其休假權利。
其他權益: 外籍看護也享有其他勞動權益,例如:
勞工保險: 雇主應依法為外籍看護投保勞工保險,保障其在工作期間的意外傷害或疾病。
健保: 雇主應依法為外籍看護投保全民健康保險,保障其在台灣期間的醫療需求。
勞資爭議調解: 若雇主與外籍看護發生勞資爭議,可向勞動部勞動基準法令宣導網站或當地勞工局尋求協助。
雇主應了解外籍看護的勞動權益,並依法規範,保障其權益。若有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雇主應與外籍看護建立良好的勞雇關係,才能確保雙方權益,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
外籍看護工作內容結論
了解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是確保雙方權益的關鍵,避免觸犯法律,促進和諧共處。本文詳細說明了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包含其法定工作範圍、許可外工作以及其他相關權益保障。雇主應了解外籍看護的工作範圍,避免要求其執行超出法定工作內容的工作,確保雙方權益。外籍看護也應了解自身的權益,並在遇到問題時,積極尋求相關單位協助。
良好的雇傭關係建立在雙方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雇主應善待外籍看護,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並依法保障其權益。外籍看護也應積極學習中文,與雇主進行有效的溝通,避免誤解和衝突。透過良好的溝通和相互尊重,雇主和外籍看護才能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穩定、安全的工作環境。
外籍看護工作內容 常見問題快速FAQ
外籍看護可以幫我帶小孩嗎?
外籍看護的工作內容主要在於照顧身心障礙者或病患,因此無法合法幫雇主照顧其他家庭成員,包括小孩。雇主若需要協助照顧小孩,建議尋找其他合法的管道,例如雇用外籍家庭幫傭或尋找保姆。
外籍看護可以幫忙洗衣服嗎?
外籍看護可以協助被照顧者洗衣服,但僅限於被照顧者使用的衣物。如果雇主需要外籍看護幫忙洗全家人的衣服,那就超出合法工作範圍,屬於「許可外工作」。
外籍看護可以幫我做家事嗎?
外籍看護可以幫忙清潔被照顧者使用的空間,例如房間、浴室、廁所等,但無法為雇主做其他家事,例如整理客廳、擦桌子、打掃院子等。雇主若需要協助做家事,建議尋找其他合法的管道,例如雇用外籍家庭幫傭或委託家事服務公司。